小学教学设计

时间:2025-09-06 05:38:20
小学教学设计

小学教学设计
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,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学设计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小学教学设计1

教学内容:湖南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第4课《美丽的昆虫》

学习领域:造型·表现

教学课时:一课时

教材分析:

本课以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美丽昆虫为切入点,旨在让学生学会从审美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小昆虫,感受这些小动物给生活带来的情趣。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多种昆虫图片,了解其特点,观察他们的形与色。引导学生大胆运用色彩,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。

学情分析:

本年龄段学生对生活中的小动物比较感兴趣,身边的花鸟鱼虫总能吸引他们的眼球,学生生性活泼,激情四射,富有想象力。初步具备一定的构图及运用色彩的能力。

教学目标:

1、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。

2、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。

3、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。

教学重点:

对昆虫的形态特征和花纹特点的认识和表现。

教学难点:

表现出形态各异的昆虫。

教具准备:

课件、昆虫图片、示范用具、大小指环等。

学具准备:

记号笔、素描纸、剪刀、油画棒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激趣导入

1、听声音,猜小动物

师:今天老师能和二(x)班的同学们一起学习,我们心里非常开心!我们??老师还带谁来了呀?不告诉你们,我倒是可以让你们听听它们的声音!(课件播放昆虫叫声)能猜出来吗,都有谁呀?

生:蝈蝈、小蜜蜂、萤火虫……

2、师导语,引出课题

师:在花丛中、水塘边、树林里,经常能听到它们悦耳的歌声,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,你知道是什么吗?(生答)让我来告诉你们吧!它们都叫——昆虫。

今天,老师要同你们一起轻轻地走近《美丽的昆虫》。(板书课题)

二、了解昆虫结构和形态特征

1、通过趣味故事“听”昆虫结构和形态特征

师:下面老师跟你们讲一个故事:螳螂姑娘(将一只用彩色纸制作的大螳螂贴在黑板上相应位置)经过一个夏天的劳动,捉到了好多好吃的虫子摆在餐厅里,她贴出一张告示,欢迎昆虫们到我家参加宴会。蜜蜂嗡嗡地唱着歌来了,蜻蜓扇着大翅膀来了,瓢虫穿着七星大衣来了,蝴蝶成双成对地来了,蜈蚣、蜘蛛和蚕宝宝顺着草中的小路爬来了。宴会开始了,大家吃得真开心。这时候,螳螂围着餐桌转了一圈,把大家仔细地看了一遍,然后她说,我今天请的是昆虫来参加宴会,可有几位不是昆虫也来了。嗯?谁不是昆虫?大家互相看着,议论起来。螳螂说,身体分为头、胸、腹三部分,有六只腿的才是昆虫呢!螳螂走到蜈蚣的身边,对他说,你的腿太多,你不是昆虫。蜘蛛,你也不是昆虫,因为你长了八只脚。蚕宝宝看看自己的两排脚,不好意思地说,我也不是昆虫。蜈蚣、蜘蛛也连忙站起身,对不起,我们还以为自己是昆虫呢!螳螂说,既然来了,还是欢迎你们留下来吧!以后可别再弄错自己的身份了哦!

2、通过教师范作分析昆虫的结构,感受昆虫的形态特征

师:同学们,听了这个故事,你们明白了吗?小昆虫的身体都有哪几个部分呀?有头、胸、腹三部分,头上有一对触角,背上有两对翅膀,都有三对足。(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贴上蝴蝶分解图片身子、翅膀)可是,它们也不是都长一个样,蜜蜂的腹部胖胖的,蜻蜓的腹部细细长长的,瓢虫的腹部简直就是一个大大的圆。工蚁们原来也有两对翅膀,可是后来觉得翅膀没有用,把翅膀卸下来了。(教师一边口述,一边将这些特征鲜明的小昆虫图片粘贴在黑板上适当的位置,和前面粘贴的螳螂、蝴蝶一起将黑板变成巨幅昆虫图)

3、通过对生活中的昆虫的视频欣赏感受昆虫的结构和形态特征。

师:这些小昆虫的形态各有各的特点,还是让我们去看看它们美丽的身姿吧!(课件播放昆虫动画)同学们要睁大眼睛仔细瞧,它们不同于别人的地方,还有它们飞翔的姿态!

4、分析交流不同昆虫的不同形态特征

(1)找特点

师:怎么样?它们都长得很美吧?谁能跟我们说一说,在刚才看到和生活中见到的昆虫中,你认为谁长得最漂亮,哪个地方长得漂亮?

生:螳螂象锯子似的腿;蜻蜓细细的腰;蝴蝶美丽的翅膀……

(2)分析动态

师:同学们能学一学它飞翔的姿态吗?飞行的时候,有时能看见两对翅膀,有时是侧面,只能看见一对翅膀。小瓢虫可张开它的硬壳壳铠甲,半透明的翅膀一扇,就飞起来啦!(瓢虫图片拆拉)

三、演示昆虫的绘画过程

1、示范勾画昆虫并剪下

师:老师喜欢会唱歌的知了,我要把它画下来。(用记号笔示范)在画面中间重要的位置下笔,头、胸、胸上长两扇翅膀,再露出一点腹部。看!我把它画得布满了整张纸。

都画好了,我还要把它剪下来。沿着外轮廓,留一圈窄窄的白边,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:右手握剪刀咔嚓咔嚓,左手转动纸,这样剪得更快,细小的地方,咱们就剪大的外形,你们看,才咔嚓了几下,就剪好啦。

四、学生表现昆虫外形

师、同学们,象老师这样,把喜欢的昆虫画下来,你们可不可以啊?好,小知了等着朋友呢!(生画)

生:画自己喜欢的昆虫外形。

(教师于黑板上添画草丛等背景)

师:同学们都画得差不多了,准备放下笔哦。现在咱们进入倒计时状态:5-4-3-2-1,看谁行动快!(学生勾画昆虫外形结束)

五、学习表现昆虫花纹及色彩

1、趣味交流

同学们画画的时候,我的小知了哭了,呜呜,看它多伤心。知道它为什么哭吗?猜一猜?(生猜)原来,它是想要一件好看的花衣服呢!别忙,咱们先去看看其它的昆虫,看看它们的漂亮衣服是什么颜色的,有什么样的花纹,走吧!

2、直观欣赏(课件播放昆虫图片)

哇!蝴蝶真美丽,穿了一件蓝色的衣服……看看其他昆虫穿的衣服是什么样的,谁能象老师这样说说?生说……

3、教师导语

它们的衣服颜色鲜艳,花纹也漂亮。小知了,我来为你穿花衣。(教师示范设计花纹并涂色)先在翅膀上打扮打扮,老师直接用油画棒画上几个点点,左边有的右边也有,再加几根线在翅膀上,用什么颜色好呢?恩,选择差别大,对比强烈的颜色,象这样,就很好啊。(生答)看!小知了笑了,飞到我的手上来了!(教师将知了贴于指环上)羡慕吧?

4、用将昆虫套在手上飞的指环激厉学生快速完成打扮昆虫的任务。

师:悄悄告诉你们啊,可不许告诉别人,老师手上有个指环呢!象这样的指环,不多了,快快把你 ……此处隐藏15694个字……思想说话,让真实作文在他们心中安营扎寨。比如,习作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,农村的孩子参加了劳动,他们会懂得马蹄草是生长在泥土里的,他们会知道怎样去从泥土里挖出来。而城市的孩子可能就认为是长在树上的,或者有的只知道市场上有;城市的孩子只知道老鼠是坏蛋,要消灭它,也知道鼠肉能吃,味道不错,但你要他写怎样捉老鼠,他就不知道了。而农村的孩子,就能把捉老鼠的乐趣写得具体生动,原因就是他有生活的体验;同样,你让城市的孩子写参观记,他们去参观过了,所以能写,而农村的孩子,连城都没进过,更别说去参观风景名胜了,要他们写就写不出来。因此,同一题材的习作,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,生活体验不同,写出的文章就不同。这就表明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就是他们心灵的轨迹,也是他们习作的真实题材。“新颖的题材源自真实”,正是这样一个道理。由此可见,注重学生生活体验,才会让作文教学走上一条光明的大道。

五、注重多元的开放式习作评改

对学生习作后进行评改作文,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,而评改作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写作的优势与不足,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。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都是教师包揽了评改。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,教师的包揽,容易使教师用主观标准去评价作文。因此,给学生评改作文时会导致评价落差大,结果是评价为低下的学生则受到了习作上的打击,习作上稍有进步的学生却受到了忽视。新的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明确提出:让学生学会评价与修改自己的作文,实质上也是对这种教师包揽一切的习作评改的改革。

笔者在开放式评改习作时,多采用“学生自评,生生互评,师生共评”的方法进行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,在这样的几个环节后,学生能从自己的作文中看到优点,也看到不足;从同学的作文中,也能吸取经验,资源共享。评改完之后,可以由学生小组推荐佳作,作自我展示,让全班同学分享自己习作成功的快乐。因此,注重学生多元开放式习作评改,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,可以张扬自我的个性并参与到习作评改中来,促使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有更深刻更主动的反思,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,在写作上不断取长补短,取得进步。

总之,如何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张扬学生个性,培养学生创新能力,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、总结、提高。我相信,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,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,作文教学可以说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,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!

小学教学设计15

教学目标:

1.知识目标

认识”颈厉”等8个生字.会写”颈,郑”等12个生字.能正确读写”高傲,郑重,厉声,京剧,倘若,侍侯,脾气,供养,邻近”等词语.

2.能力目标

正确,流利,有感情的朗读课文.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.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,注意积累语言.

3.情感目标

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,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,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.

4.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,注意积累语言.

教学重难点:

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,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,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.

教学媒体:

1.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.

2.布置学生预习,自学生字新词.

3.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(或制作课件).

第一课时

一,单元导读,梳理要点

1.阅读单元导语.

2.读后交流:你知道了什么 (老师从三方面引导与梳理:学习内容,课文特点,学习要求.)

3.揭题,引入本课.(可结合出示挂图或课件简笔画)

二,学习生字,初读课文

1.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.(或同桌互教互查)

2.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.(如,8个认读的生字,课文中注音的其他词,”待”等容易读错的词语.)

3.指名分自然段试读.(注意正音,读通读准)

4.指导写字.(引导观察,发现,自主识记字形,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字.)

三,整体感知,理清脉络

自由读课文,想一想: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(用课文中的词概括)

1.口头填空:这是一只—————–的白鹅.(高傲,傲慢,从容不迫,一丝不苟,架子十足,有着老爷脾气,需要人侍候……)

2.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(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,并完成如下板书.)

姿态:左顾右盼

叫声:引吭大叫

步态:从容不迫

吃相:架子十足

四,初识”高傲”

1.朗读第一自然段,思考: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”高傲”.

2.品词:伸长头颈,左顾右盼.

3.表情朗读:”好一个高傲的动物!”

五,作业

1.写生字.

2.朗读课文,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.

第二课时

一,复习巩固,引入新课

1.听写生字词,订正.

2.导入:你还从哪里看出白鹅的”高傲”

二,学习第三,第四自然段,再识”高傲”

1.出示两句话:

(1)鹅的叫声很高傲.

(2)鹅的步态,更是傲慢.

2.讨论: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 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,体会作者的写法.

3.小练笔(填空)

(1)厉声_______厉声_________________大叫厉声______________大叫(从这五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)

(2)鹅的步调_______,_______的,颇像_______________出场.(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)

三,研读第五,六,七自然段,总结”高傲”

1.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,并带这问题研读,交流.

如:(1)”鹅的吃饭,常常使我们发笑”,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 最可笑的是什么

(2)鹅吃饭时为什么”非有人侍候不可” 是怎么侍候的

(3)作者怎样仔细观察鹅的吃相 是怎样具体描写的

(4)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,是从哪里看出来的

2.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,说说为什么喜欢

(1)食料简单的句子.(一日三餐,三样东西)

(2)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.(三眼一板,一丝不苟,从容不迫;先……再……然后……)

(3)鹅老爷脾气的句子.(每逢……就……责备,架子十足)

(4)有人”侍候”的句子.(堂倌,非……不可)

(5)狗”扬长而去”的句子.

3.返顾全文:鹅的”高傲”,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

四,体会情感,朗读背诵

1.作者写鹅的”高傲”,你有什么看法 (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)

2.朗读,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.

五,作业

1.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.

2.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,准备”园地四”的口语交际与习作.

《小学教学设计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